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

知識與經驗的傳遞,不該終止在某人的手上

"知識與經驗的傳遞,不該終止在某人的手上。"

今天和朋友在聊天時,提到這樣子的想法。在人類的歷史裡,知識其實就像是一個生命 體,當它從一個人的手上傳達到另一個人手上的過程中,它會汲取人的經驗與創造力,藉由這樣子的養份成長茁壯。然而,有些知識所遇非人,在傳遞的過程中,由 於它的持有者來不及或者是不願意傳給下一個人,於是這份知識就這樣子終止了。雖然說,這份知識可能不是唯一的一份,然而可想像的就是它在這個人身上所汲取 的養份終將歸於虛無。而更可能會把來自前人的知識一併抹消。對我來說,這該算是一種極大的損失,也是一件極為可惜的事。

身為家教老師,把知識交付到學生手上自然是分內之事。但是每個家教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,卻鮮少有機會傳達到其他家教老師的手上,頂多透過網路的討論,極其少數的經驗被當成解決一些問題的方案。有系統的傳遞知識卻是困難而罕見。

去 年九月,我曾試圖藉由座談會的形式,把我所累積的經驗丟出去。其實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作用,我只知道這些經驗與知識不該停留在我的手上。把它傳達出 去,也許有一天它會以更完整的形態回到我手上。而最近在 ptt 上又看到有人試圖做類似的事。同樣的,我也不知道會有多大的效果,然而我卻樂觀其成。

在 傳遞知識時,不需要也不該對它的發展有任何期望。因為它一旦傳遞出去後,就不再屬於你了。你所擁有的,只是你手上的那份,你願意的話,用心去發展那份屬於 你的知識與經驗,再傳出去。而不需要去管那些已經傳達出去的部份。雖然它的發展不見得會如你所願,但是就像是一個孩子在長大成人後,身為父母的人就不該再 去干涉他們的人生。更何況,對於這些知識來說,我們永遠只是一個過客,一個經手人,如此而已。

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

太上,不知有之

「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親而譽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悠兮其貴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:『我自然。』」

這 一段是老子裡面用來評價統治者。然而我覺得,這用來評價老師也很合適。所以就把他寫下來,引以為誡。身為一個家教老師,甚至是一個老師,最希望從學生口中 聽到的是什麼樣的評價?或者該說,身為一個老師,會如何期望自己在學生眼中的形象?我是一個家教老師,我最在意的是教學。而在這一部份,我卻期望我的學生 能認為數學,是一門很簡單的學科。所以我一次又一次的思考自己授課的內容與方式,試圖為每個學生找到屬於他們自己學習模式,也試圖為還沒出現的學生做好準 備。我承認,很難。

以我現在手上的學生來說,真的還有幾個學生是處在那種"畏之"的狀態。對他們來說,學數學並不是件輕鬆的事。甚至是件 苦差事。只是在學習的過程,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不同,除非我能完全理解這些思維模式,否則是沒法子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輕鬆學習。而這一切只能依靠"經驗" 以及"用心"。

不過話又說回來,如果有一天,我的學生真的說出那句"我自然"。我真的能那麼淡然處之嗎?我想恐怕很難吧,這已經是聖人的境界了,我想我還是不要太期待那種"不知有之"的境界好了。